昨天在B站、抖音(这两个平台请搜索摄影笔记)以及一直播(微博搜索宁思潇潇)上面做了个直播。我在直播中给大家详细讲了到底什么是等效焦距,以及到底有没有等效光圈。
可能是因为很多人都感兴趣,很多人都看了我的预告。所以昨天B站居然我还上了B站可能是直播首页的推荐页面。人也超多。
看着我在一群小姐姐的环抱中,居然就那么直男地素颜,没任何雕饰的出镜了。这真的是素面朝天啊,我太有自信了,我太有自信了~~~我是不是应该也弄个好看的直播封面了……
话说回来,我原本打算讲完了就完了。结果滕飞老师又在微博上说起来,看来不少人还是不相信等效光圈这回事。我看了眼昨天推送的留言,也有不少人没看我直播也表达反对的意见。
那么……
我就受累,写出来吧。
为了照顾小白,咱们先说焦距是什么。
直观的讲,焦距就是mm前面的一个数字。
这个数字小,你的视野越广,容纳更多景物。但是每个景物都很小。
这个数字越大,你的视野越窄,让远处的景物显得更大。但是容纳景物很少。
所以,要么就是又小又多,要么就是又大又少。
又小又多的叫做“广”,又大又多的叫做“长”。
胶片时代,虽然胶片底片的大小有大有小。但是处于霸主地位的显然就是135胶卷,又叫35mm胶卷。就是咱们原来见到的什么柯达啊、富士啊、乐凯啊那种最常见的胶卷。
冲洗之后给你底片,你拿尺子量量,底片的大小就是36mm×24mm,为啥叫35mm胶卷呢?因为底片的宽度其实是35mm,因为方便过片,所以两边打了两排空,中心部分能成像的就是24mm宽。为什么叫135胶卷,因为这是柯达公司的给这个胶卷的代号。
用这种胶卷的相机就叫135相机或者35mm相机。
到了数码时代,相机厂商要把曾经的135相机数码化。所以最简单的思路就是做个和底片一样大小的电子传感器,那就省得再设计机身镜头了。通用啦!
但是相机厂商发现一件事儿。如果把电子传感器做成36mm×24mm的话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全画幅,实在是太贵了!
所以别相信厂商宣传的什么传感器做小点,接受光更垂直啊,一类的屁话。
就是为了降低成本,推广数码单反,很多厂商都推出了我们现在常见的APS-C画幅的电子传感器。
常见的就是大概24mm×16mm(实际更多为23.4mm×15.6mm),佳能的再略小一点。
做小了,省材料,省钱。更重要的就是良品率大大增加,省钱。
所以APS-C画幅可以说给数码单反厂商打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但是问题也就随之而来。
等效焦距
因为传感器小了,所以使用同样焦距的镜头拍摄,得到的取景范围是不同的。
全画幅很大,但是APS-C画幅是从中间截取了一块。
很像你拍摄一张照片,后期从中间裁切了一块。意思可以说是一样的。
这样的结果就是,同样的镜头,全画幅取景那是又小又多。但是APS-C取景就是又大又少了。
仿佛,镜头的焦距变长了!
实际镜头焦距变化了吗?当然没有。而是因为你装在了APS-C画幅的机身上了。画面被裁切了,所以画面视野窄了,又大又少了,仿佛变长了。
于是我们给了一个名词,叫做等效焦距。
变成多长了呢?不同品牌都不同的镜头焦距转化系数。您乘一下就知道了。
关于全画幅和APS-C画幅的问题,我曾经给过5点总结。
1、全画幅相机只能用全画幅镜头。
2、全画幅镜头既可以用在全画幅相机也可以用在半幅相机。
3、可换镜头上面标注的焦距都是实际焦距。不算是什么镜头。
4、只要你是半幅机身,不管什么镜头,就一定要通过镜头转换系数来求得等效焦距。
5、全画幅系数是1,就是不需要。尼康/索尼/宾得/富士半幅是1.5。佳能半幅是1.6.奥林巴斯和松下的M43是2。
除了APS-C画幅以外,还有M43这样更小传感器的可换镜头系统。
很多年前甚至还有1英寸这么小的传感器的可换镜头系统。幸好后来废了——底大一级压死人啊!最小的已经被压死了。
M43还在苟延残喘,在小尺寸传感器占优的视频领域还有一定人气。说到摄影,真的也是快完了。
别激动,看看市场占有率,以及近年来市场趋势,就是传感器越大,发展越好。跟我抬杠是没用的。有本事自己一个人扛起整个市场。
对于等效焦距,大家一般没什么异议。
有异议的就是下面的重点了。
等效光圈
这个话题其实有年份了。第一次听到的时候,我也觉得蛮奇怪,弄个等效光圈干嘛呢?
我之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成为拥护者的原因是因为,我是个教摄影的老师,从学习摄影以及实际拍摄来说,等效光圈这个概念其实并不太遇得到。或者遇到了你也意识不到。
而等效焦距却是实实在在每次拍摄都要遇到的。这个作用稍后说。
但是基于和滕飞老师多年的兄弟情分,以及对于他专业的信任,在他第一次和我说了之后,虽然过程中我也在反驳,但是后来不管什么场合有人问我,我的回答都是,我相信滕飞老师的专业度,所以我相信有这么回事。
但是具体,您问他。
结果昨天下午看他和别人在微博上又谈起这事儿,加上这些年偶尔这个问题也会在我脑子里转一下。于是我决定好好思考思考。
大概1分钟后,我突然想通了。确实有!
于是和滕飞老师微信聊了聊。印证了我的想法确实和他是一样的。我也在昨天的直播给大家讲了。
那么在这里,我用文字的形式给大家说说吧。
首先,光圈等效,我们要看效果。这个“效”字太重要了。
等效焦距的效,就是取景范围的变化。仿佛真的焦距变了。
那么等效光圈呢
这里就要看光圈对于照片最大的作用是什么。
有两个:1、对于景深的影响。2、对于曝光的影响。
如果这俩效果都影响了,那么可以说光圈有等效。只要有一个没影响,大家大可不必承认等效光圈。
咱们先说景深。
景深的等效
对于小白,我来解释一下什么叫景深。
当我们对焦在某一个地方的时候,对焦上了。那么这个地方是清晰的。这是一定的,如果不是的话,一定是你或者你的机器有问题。
那么没对上焦的呢?未必模糊。
因为你对焦的点所在的无穷多个空间中的平面中,有一个平面与你的传感器是平行的,这个平面上所有的点都如同对焦了一般。
简单说就是你看下图的合影,大家站一排,我其实对准中间的人对焦,这一排平行于我的相机传感器,这一排都是清晰的。
那么出了这个平面是不是就一定模糊了呢?
是的,但是又不……
因为出了这个平面的元素确实模糊了,但是还有可能模糊到你还看不出来,相机也分辨不出来。
这时候我们默认,也是清晰的。
这就好比下图中,虽然大家站的前后不一,但是相当多的人在画面中是清晰的。这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模糊到我们能看出来,默认都是清晰的。
这个在你对焦的平面前后都清晰的范围,叫景深。
我们都知道大光圈容易背景虚化。其实就是光圈是可以控制景深范围的。大光圈往往能得到很小的景深范围,我们叫景深浅。自然就容易虚化。
但是景深的控制不仅仅在光圈一项。更长的焦距,更近的对焦距离都可以让景深变得浅。得到虚化的效果。
那么我们先看看景深方面,全画幅和APS-C有什么区别吧。
举个例子。
我们有一台全画幅相机,我们叫这台相机为A。我们还有一台APS-C画幅的相机,我们叫这台相机为c。你看,大写的就是全画幅,小写的就是APS-C画幅。我这个例子多讲究。
A和c同时使用一支一摸一样的80mm焦距的镜头,光圈都使用F8。
在A上面,80mm就是等效80mm不变。焦距如此。
而在c上面,80mm因为装在了APS-C上了,等效焦距就是——咱们假设c是佳能的相机吧。等效就是80mm×1.6=128mm。
如果想拍摄到同样大的取景范围,c就要站得比A远一点去拍摄这个场景,谁叫你等效焦距长了呢。
景深的范围不看等效焦距,就看实际镜头上的焦距。
实际焦距相同,光圈都用F8,但是因为A相机离得更近,c离得远,对焦距离不同,所以实际上A拍摄出来的照片的虚化效果是比c更强烈的。
你看,景深效果等效了吧。
我们再做个比较。如果A和c非要在同样的距离拍摄。那么c要是想得到和A同样的取景范围,就没办法再用80mm的实际焦距的镜头了。
只有等效80mm才行。那么这样我们要换一支实际焦距为50mm的镜头,才能等效80mm。
咱们都用F8光圈。拍摄距离一样。但是A的实际焦距是80mm,c的实际焦距是50mm,所以显然还是A的虚化效果更强。
你看,景深效果又等效了吧。
等效多少呢?
如果你站在同样的位置拍摄,A使用实际焦距为80mm的镜头,而c使用实际焦距为50mm的镜头,拍摄的取景范围是一样的。想要景深效果相同,c的镜头的光圈就要更大才行。A可以用F8拍摄,c想要同样的效果就只能用F5这个更大的光圈。
APS-C画幅想要F8?哈哈哈,您得要F5这样更大的光圈才能等效人家全画幅的F8啊。
对于以上,大家可能也没啥异议。
那么对于曝光呢?
曝光的等效
当我们使用A和c拍摄同样的场景,拍摄距离一样,A用80mm,c用50mm,光圈都是F8。
假设拍摄的参数为ISO 800,1/60秒,算上F8的光圈,这时候曝光合适。你理论上可以拍摄到同样亮度的画面,两台相机曝光都合适。
所以是不是没有曝光的等效呢?
错!
这一点就是曝光等效的关键。
我们给A相机再详细一点的描述吧。比如这台相机叫EOS 5DS。
c呢?c其实是70D。
稍有器材知识的就知道这俩机器有啥联系了。如果你不知道没关系,我现在告诉你。
c,就是70D,是2000万像素的相机,是APS-C画幅的。
A,就是5DS,是5000万像素的相机,是全画幅的。
巧合的就是这两台相机的像素密度几乎是一样的。
或者说的再直接一点,一大块传感器原材料。我切割出来一块全画幅的,就是5DS。切割一块APS-C尺寸的,就可以装在70D上面了。
尽量把条件统一,方便我们来论证。
ISO 800,1/60秒,F8,这组参数确实得到了两张曝光一样的照片。但是,光圈、快门、感光度这三个参数,其实只有快门是真的一样的。
什么?
因为我们说的等效等效,一定要看效果。
拍摄出来照片亮度效果是一致的。但是不好意思!
画质效果不一致!
5DS的画质比70D更好啊!
这时候会有人说:呸!明明是一个传感器,怎么可能画质更好。按照你这个理想的模型,放大100%噪点的位置都应该是一毛一样的啊!
对,放大100%理论上噪点都是一毛一样的。
但是,70D你不配让我5DS放大的100%,因为我特么有5000万像素,你才2000万。
想公平比较,让我先把像素缩小到2000万再比。
合并像素能够提升画质,这个大家无异议吧?
所以合并完之后,惊讶发现,我5DS也就是个ISO 320的画质水平。而你70D却是ISO 800。
如果你想要和我一个画质,抱歉,感光度降低之后,你的光圈又得开到F5!
你还敢说你曝光没等效?
同样的道理,可以轻松反驳那些说D810用全画幅模式和DX模式拍摄同样场景的人。
好吧,我们换一台机器。大A,你先休息会。
我们再弄台大B,B你看,大写的,又是全画幅。也找个2000万像素的,比如6D2吧。
同样这组参数ISO 800,1/60秒,F8,拍摄同一个场景。这回B和c都是2000万级别了。但是B传感器大啊,单个像素面积大啊,ISO 800的画质就是比你70D的ISO 800强啊。
你要是想要和我一个效果——同样的画质和亮度。对不起,你还得把光圈开大!
你还敢说你曝光没等效?
P.S.之所以不提等效感光度,是因为这个参数,会受到科技进步的影响。攻击水平啊,新科技的加入啊,更厉害的算法啊,等等……
好吧,70D同学,其实你用50mm镜头拍摄,等效80mm,站在了你大哥5DS旁边了。你俩的拍摄范围一样了。
70D同学,你大哥用了F8光圈,你用F5光圈,你俩虚化效果也差不多了。
70D同学,你大哥用了F8光圈,1/60秒,ISO 800拍摄,你要用F5光圈,1/60秒,ISO 320拍摄。才能得到同样的亮度,和同样的画质表现。
人家5DS用80mm,你用50mm,这叫等效焦距。
人家用F8拍摄,你用F5拍摄,这就叫等效光圈。
底小,这就是命,懂吗?
等效焦距的作用
我们懂了等效焦距,作用是什么呢?很简单。
举个例子,今天咱们去拍摄大沙漠,大草原,大海~~
听到大字,很多同学就知道了,虽然长焦也出片,但是这样的大场景,带个广角镜头是不可少的。
于是有人说,老师我拿个24-70可以吗?
可以的,至少24mm这真是标准广角啊。
但是如果你又说,你是APS-C画幅的……
抱歉,这一等效,你的焦距就不是24mm了,36mm奔上了,兄弟,没广角了呀!
不是说你拍摄不出好片子,但是肯定好多场景,你的焦距就不合适了。
所以等效焦距最大的作用就是我们拍摄的时候,该用什么镜头,您心里得有点数。当然买镜头的时候,就要有这个数。
等效光圈的作用
那么等效光圈的作用呢?
真的没等效焦距在使用中这么明显。但是就怕比较……
比如APS-C的景深就是大,虚化效果就是没全画幅的好。
怎么办呢?其实等效光圈最大的作用就是告诉你,如果你有能力买全画幅的。咬咬牙吧,别在APS-C画幅上浪费钱了。
帮助你选择购买器材,就是最大的作用。
当然,谁不是APS-C画幅出道的呢。我和滕飞老师都是APS-C画幅开始学习摄影的,毕竟便宜嘛!
比如我当年用的尼康D70入的门。滕飞老师也是索尼APS-C单反的用户,后来还买过尼康D7200。都是APS-C画幅的。
当然,对于我来说,EOS 5D是比较早普通人能买得起的全画幅单反。我当时就是靠这台机器,进入了全画幅数码相机的世界。
我真的是很早就认为,能全画幅一定要全画幅。
当然,如果财力有限,或者已经买了APS-C画幅的,那就好好用好,好好学好,不要浪费了你手里的器材。
正如摄影圈很好的两句话。
1、购买你能力内最好的器材。
2、你最好的器材就是你手里的这一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