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名的摄影师冰河/标签/摄影笔记理论教程
-
摄影应该“先对焦后构图”还是“先构图后对焦”?这真是一个好问题。好到经常有人争论,而且各说各有理。今天发一篇这个,给大家说说我的观点。 首先从拍摄思考习惯来说,应该是要先构图后对焦的。为什么要先构图后对焦呢?构图完成意味着画面锁定住了,你最终呈现的就是这个取景范围。然后再有变化的无非就是照片明暗——曝光,以及最重要的哪清晰哪模糊——虚实。而对焦恰恰决定了后者。这时候你对焦,做的就是达到自己需要的虚实结果。如果你先对焦后构图呢?你会遇到一个东西叫余弦误差,同时因为身体的摇动,本身身体可能也有前后位移。这... -
一张照片的虚实,我们可以通过景深来实现。比如之前我们就讲了背景虚化这件事儿。摄影笔记理论教程第23课 如何实现背景虚化?但是除了景深控制虚实,我们还可以用快门速度来控制虚实。当你的画面中有运动的物体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考虑考虑我们的快门了。想凝固高速运动的物体,就需要高快门速度。当画面中有运动物体的时候,我们也可以利用慢门拍摄出虚实结合的画面。比如我拍摄这个小店,这个店面肯定是静止的。然后我用这几个行人做前景,因为人在走,所以只要我固定好相机,用个慢门,就有虚实结合的画面了。但是有时候你会遇到一个... -
当我们拍摄美女的糖水片时,我们往往喜欢大光圈背景虚化的。但是拍摄风景的时候,我们往往要远近都清晰。简单说,咱们要一个大景深。上节课讲了景深的一些问题以及背景虚化的方法:摄影笔记理论教程第23课 如何实现背景虚化?那么想要大范围的景深,我们还是要控制光圈、焦距以及对焦距离。背景虚化的时候,我们要光圈大、焦距长,然后对焦近。现在不要虚化,要清晰,我们就要光圈小——拍风光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这样。焦距短——拍风光也确实多用广角。同时对焦远,越远越好——但真的吗?其实不是的。当我们对焦距离变远了,景深确实一直在... -
实现背景虚化效果,我相信是很多摄友都希望明白的一件事。想明白这个问题,其实我们要从景深说起。那么景深是什么呢?上图是一排老玉米,我们明显能看到其中清晰的一块有明显的纵深,也就是说不在一个平面上的老玉米都清楚了。按理说我们对焦的点应该是清楚的,对焦点所在的与传感器平行的平面——焦平面也是清楚的。那么为什么焦平面前后还有一段清晰的范围呢?这就是景深的效果。其实只要不在焦平面上的东西都是模糊的,但是我们人眼分辨能力有限,稍稍模糊一点我们也觉得是清楚的,所以在焦平面前后就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距离,这段距离... -
对焦,又叫聚焦。说白了在我们画面中有各种各样的元素,当你对焦在哪里的时候,哪里就变得清楚。所以对焦仅仅是做一件事儿的,就是决定哪里清楚。就像上图,我对着蝴蝶的身子和脑袋,小红框一闪,“滴滴”一声就对上焦了。这样身体和脑袋就是清楚的。而其它地方随着纵深上远离身体和脑袋也就越来越模糊。对上焦的地方,绝对是清楚的。那么没对上焦的地方呢?未必模糊。为什么未必模糊呢?主要有以下原因。1、焦平面是一个面,面上的都是清楚的。上图是一面祈福墙,上面都是祈福牌。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个平面的。那么我们对准中间的一个祈... -
曝光是摄影中最难学的一个部分。但是其实是相对来说比较不容易出错的一个部分。因为哪怕你用AUTO档过曝或者欠曝过曝不是照片亮,欠曝也不是照片暗。过曝是照片的亮度超过了拍摄这个画面应有的曝光亮度范围;欠曝就是照片的亮度没到拍摄这个画面应有的曝光亮度范围。这张照片拍得很亮,这是明显的过曝——拍得太亮了。虽然这是一张夜景,不可能像白天那么亮,但是这也太黑了,整个黑咕隆咚的显然就是欠曝了。摄影笔记里面讲过照片的曝光可以分为高调、中间调、低调。高调就是照片比较亮,中间调就是不亮不暗,低调就是照片比较暗。不是说... -
“相机给了你黑色的画布,摄影是让你涂抹光明”“宁校长,你怎么开始故作深沉了?说人话!”“哦,就是照片的底色是黑色,曝光就是往底色上添加亮色,这是摄影曝光的基础原理。”所以今天就给大家讲讲黑画布的事儿。对于水彩绘画来说,往往你是在一个白水彩纸上涂抹水彩。是一个从亮画到暗的过程。当画纸涂成黑色的时候,OK,你就再也无法添加别的颜色了,因为黑了就到头了。对于摄影来说,你一开始得到的不是白纸,而是一张黑画布:水彩画纸不画的话就是白的,而相机不曝光,你的照片就是黑的,这就是为什么说是黑画布。而你往这个黑画布上... -
光线的三种特性摄影是用光的技术,想用好光线就必须了解光线的特性。光线的三个特性就是:1、强度。光的强度与光源的能量距离以及传播介质有关。直观的感觉就是光的明暗程度。2、方向。就是光源的方向。但是在多光源或者漫反射的情况就不太容易确定方向。3、色温。主要表现在光源的颜色上。这三个特性会有助于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分析光线。接下来咱们一个一个讲。光线的强度相信绝大多数摄影师拍摄照片都是在空气中拍摄的。当然如果你打算成为一名水下摄影师,与大家不同的只是感受到光线传播介质的不同。在我们的世界中最大的光源就是太... -
色温是什么?与大家认知不同,传统我们认为蓝色是冷色,红色是暖色。其实学习白平衡就一定要把这个观念摒弃,同时认知一个新的概念——色温,单位是K(开尔文)。初中物理讲了零下273.15摄氏度被我们成为绝对零度,这就是0K。然后温度每上升1摄氏度,也就是上升1K。说白了,我们平时说的0摄氏度就是273.15K。开水是100摄氏度,那就是373.15K。好,先普及了热力学温度的单位。也就是色温所用的单位。然后我们讲讲天文的事儿。我们想象一个不发光的黑色的物体——绝对黑体。当我们把它加热之后,随着温度的升高,绝对黑体会先发出红光,随后... -
大家知道什么叫光比吧?光比一般指摄影中,被摄场景的暗部和亮部的受光比例。说白了就是亮的地方到底有多亮,暗的地方到底有多暗,亮暗放一起反差到底多大。说到这个问题呢,我首先要先说一个东西,叫宽容度。啥是宽容度呢?就是容纳的景物亮度反差的范围。人眼的宽容度很大,胶片就要差一些了,而CMOS传感器就更差了。表现出来就是你眼睛看到的画面中白色的细节,可能拍摄出来的时候就死白一片了,同样,你眼睛看到的黑色细节,可能拍摄出来就死黑一片。上图就是你看到的景色,下图就是你拍摄出来的景色。我们看到的可能觉得亮处没那... -
上一节课我们说了直方图,我们通过观察直方图曝光,尽量要直方图两边的纯黑和纯白区域不要有信息,就是亮的地方不死白,暗的地方不死黑。但是当你面对一个大光比强反差的场景时,难免会有死白或者死黑的情况出现。而所谓HDR,是英文High-Dynamic Range的缩写,就是高动态范围的意思。原理很简单:一个场景,拍摄几张不同曝光的照片,把亮的暗的都照顾到,都拍出细节。过曝的照片取暗处——细节丰富。正常曝光的取中间调。欠曝的照片取亮的地方——细节丰富。然后合成为一张,这不就是解决大光比强反差的方法么?HDR前后对比:HDR需要不同曝... -
给大家简单说说直方图吧。直方图呢,是一个表现照片在不同明暗等级中像素数量的一种图形化表现形式。比如说上面的这张图片,旁边的就是直方图,我们可以看到RGB(红绿蓝)三原色的表现。而相机中的直方图多是表现灰度的,所以不是三原色的三条线,而是一个曲线。就像下面这张图一样。这样的东西就叫直方图。直方图怎么看呢?怎么看呢?在直方图中有两个坐标,一个是底边,从左至右,表现画面从暗到亮的一个趋势,左边暗,右边亮。另一个坐标就是高低,从低到高表现了像素的多少。画面中有很多黑色的区域,放在色阶中就是左边的柱子很高... -
什么是互易率呢,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类似于恒等式的东西。为了能够解释清楚,我想我需要从一张照片的明暗开始说。我们拍摄的时候,除了取景、对焦、构图以外,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照片的明暗,或者简单理解为曝光。其实一张照片的明暗程度和四个因素有关系:环境光的强度、光圈、快门、感光度。环境光就是你取景的范围里光线的强度,光线越强,越容易将照片拍亮。光圈是你镜头里的一个孔,这个孔可大可小,大的时候光线通过得快,小的时候通过的慢。光圈越大越容易拍的亮。快门跟个闸似的,控制曝光的时间,开的时间越长,进的光就越多。快... -
曝光模式,指的就是M档(手动曝光)、A档(Av档,光圈优先)、S档(Tv档,快门优先),Auto档(自动曝光)以及P档(程序曝光)。其中摄影中我们常用的就是光圈优先、快门优先、以及手动曝光。可以说这3种曝光模式足以应对各种场景。Auto档将曝光完全交给相机,对于不学习摄影,只是自己拍拍照片的人来说是最合适的。P档则虽然可以控制照片的明暗,相比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却少了对于光圈、快门的全面控制。所以首先让大家明确,光圈优先、快门优先、以及手动曝光是我们要学习的,是必须学会,也是学会就足够的。M、A、S这三个曝光模式是... -
测光一直是新手学习摄影的一只拦路虎。其实测光是特别特别简单的一件事。但是因为新手往往不明确测光的作用,加上很多人将测光和对焦混在一起,总让人难以搞明白。摄影笔记最大的好处就是将复杂的事儿说简单。那么接下来准备好,你马上就明白测光怎么回事了。1、测光的作用是什么?相机帮助你衡量你测光区域的亮度。我们拍摄的时候,面对的画面亮度往往都不一样。到底这个地方是比较亮的还是比较暗的,人只能知道大概,却不能精确。相机因为有测光功能,所以可以精确知道你测光的区域到底是什么亮度。测光就相机通过自己的测光功能,测... -
我们在使用闪光灯拍摄的时候一般都是场景比较暗的情况。比如室内的婚礼,突然说新郎新娘婚车来了,你一定跑出去拍婚车,这时候可就到了室外了。新郎新娘正好逆光,你看着自己还挂着闪光灯,正好补补光。但是拍完你却发现,所有照片都过曝了。继而你会发现,原来快门速度不知道怎么回事提升不上去了。为什么你装上闪光灯之后,快门速度就再也调不快了?这个咱们要先从快门种类说起。为什么要说说快门的种类呢?因为了解了这些你才能明白摄影遇到的一些问题。内容不多,开始吧。按照实体或虚拟,快门可以分成:机械快门或者电子断流快门... -
快门不就是机身上的那个钮么?一按就“咔擦”拍一张。要是真的这么简单,宁老师会专门写一篇么?快门确实就是那个钮,但是快门还有一个意义就是:相机中控制曝光时间的部件。快门的长短(慢快),决定了曝光时间的长短。►快门慢就是咔………………嚓!一下。►快门快就是咔嚓!一下。咱们用的相机大多数是采用焦平面快门的。焦平面快门就是上图中的样子。在机身里,如果你用的是单反,轻轻把反光板抬起来就能看得到。与大家认知不同的是,快门实际上是两道闸门。我们看上图最右边的部分,挨着镜头近的闸门叫做前帘,挨着传感器近的叫后帘。一开始后帘从下... -
光圈是镜头中控制孔径大小的组件。孔径指的就是镜头中的一个洞,这个洞的大小对于我们的拍摄有很大的影响。光圈一般以一个数值来表示,比如F2.8、F8这样的,正式一点也写作f/2.8、f/8这样的。这个数值是镜头当前的焦距除以孔径的商,由此可见当孔径越大的时候,分母越大,光圈值就越小。所以大家记住F2.8比F8要大,F4比F5.6也要大。数字越小,光圈越大,数字越大,光圈越小。一般来说,比F2.8更大的光圈,我们都叫大光圈,比F8更小的光圈,可以称为小光圈。那么光圈对于我们拍摄都有什么影响呢?光圈的主要作用1光圈决定了通光速率光圈越大(数值越小),... -
经常听“白加黑减”,很多摄友其实对这个概念理解都是反的,所以自然拍摄起来就南辕北辙了。其实白加黑减很简单的一件事。我们的相机都有测光功能。测光说白了就是,相机人家有能力,检测到你拍摄的区域里面光线的强弱,然后对于你要求的测光范围进行测光。比如你用全域测光(评价测光、3D彩色矩阵测光、多重测光),那就是对于整个画面进行测光。这时候如果你的曝光补偿显示为0EV的话——一般默认在这里。相机当前的曝光参数——光圈、快门、感光度,就是帮助你拍到一张不亮不暗的照片的参数。不管你在哪个曝光模式。用这个参数拍摄整个照片... -
在我们拍摄的时候,总会听到有人说我们的照片欠曝了或者过曝了。对于初拿相机的摄友来说往往只是知道要延长和缩短曝光时间,或者开大缩小光圈才能校正这种“过曝欠曝”。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面对曝光越来越糊涂,其实对于曝光来说相机里面一直有一个重要的参数在提示着我们,那就是曝光补偿。接下来我只用四个问题帮大家说明什么是曝光补偿。就是3W1H。WHAT?什么是曝光补偿。WHY?为什么要用曝光补偿?WHEN?什么时候用曝光补偿?HOW?怎么用曝光补偿?什么是曝光补偿曝光补偿不是一个动词,也不是一个行为,而是一个名字。曝光补偿是用来量化一...